非沥青基自粘胶膜卷材在铺设要求上与普通防水卷材存在显著差异,主要体现在基面处理、卷材固定、搭接方式、施工环境及细节处理等方面,具体要求如下:
一、基面处理要求更严格
平整度控制
基层平整度误差需严格控制在±5mm以内(依据《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》),避免空鼓现象。若基面存在尖锐凸起物,需提前处理平整;若有明水,需清扫后施工,但允许潮湿基面。
含水率限制
基层含水率一般不超过9%,可通过简易检测方法确认。潮湿基面施工时,需确保基面坚固、无明显积水。
阴阳角处理
阴阳角需做成圆弧或45°/135°折角,阴角小半径50mm,阳角小半径20mm,并增设附加层(宽度不小于500mm),以防止渗漏。
二、卷材固定方式特殊
机械固定与自粘结合
短边固定:每隔500mm机械固定一次,钉固位置距卷材外边缘5mm,固定后用专用胶或胶带密封搭接部位,并确保钉点被下幅卷材覆盖。
长边固定:立面施工时,长边每隔500mm机械固定,固定点距卷材边缘10-20mm,射钉间距400-600mm,并配合垫片(直径不小于2cm,厚度不小于1.0mm)加固。
空铺法应用
卷材可空铺于基层上,颗粒面朝上,相邻卷材搭接时对齐边缘,避免偏差影响密封效果。
三、搭接要求更精细
搭接宽度标准
长边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,短边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(部分标准要求短边不小于80mm,需根据具体规范调整)。
双层卷材施工时,上下层长边接缝错开1/3~1/2幅宽,短边接缝错开1m以上。
搭接工艺
单面粘卷材:短边用胶粘带加温粘结(屋面胶粘带宽度100mm,地下室160mm),长边采用加温自粘搭接。
双面粘卷材:直接撕开搭接处隔离膜,刮涂水泥素浆后粘结,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。
同步搭接:铺贴时同步处理搭接部位,避免水泥素浆污染自粘胶料;若污染需及时清理。
搭接边密封
大面积铺贴完成后24小时进行搭接边施工,清理泥浆及灰尘后,揭除隔离膜并用热风枪加温粘结,确保密封牢固。
四、施工环境要求严苛
温度范围
施工环境温度宜在5℃-35℃之间。温度低于5℃时,卷材自粘性能下降;高于35℃可能导致卷材变形。
天气限制
严禁在雨天、冰雪天或五级以上大风天气施工(隧道、洞体内除外),以确保粘结质量。
五、细节处理要求更高
收口密封
卷材末端及切口处需用密封膏密封,密封膏耐候性能需满足当地气候条件,拉伸强度不低于0.2MPa。
保护层施工
底板防水层铺设后,需在绑扎钢筋前揭除隔离膜,并浇筑50mm厚细石混凝土保护层。
侧墙防水层需采取临时保护措施(如覆盖防护板),避免后续施工破坏。
破损修补
防水层破损部位需用同材质卷材修补,补丁边缘距破损处不小于10cm,确保修补区域密封完整。
六、验收与试验要求
蓄水/淋水试验
屋面需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,墙面淋水时间不少于2小时,检验防水效果。
试验合格后方可进入下道工序。
过程检查
施工时需用检验钩检查搭接部位粘结情况,若存在粘结不实,需用热风焊枪加热后压辊压实。